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2022-07-11 17:29:32
1.用法律手段保護商業秘密。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商業秘密的保護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國際多邊和雙邊談判促進了各國對商業秘密的重視和保護。雖然各國在商業秘密的保護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由于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世界一體化的趨勢,這種差異會逐漸縮小。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消除貿易壁壘勢在必行,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應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商業秘密保護法。制定專門的商業秘密保護法應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立法模式的選擇。我國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制度在反不正當競爭法、刑法等相關法律中規定了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保護比較分散,不夠全面。法律保護商業秘密最有效的方式是制定一部專門的法律,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法律構成和制裁措施,確立其民法上的財產權屬性。因此,我國有必要制定一部專門的商業秘密保護法,以加強和完善我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根據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目前我國正在制定《商業秘密保護法》,草案已上報國務院法制局。送審稿共五章三十九條,包括商業秘密的必備條件、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利益、商業秘密的保護、侵犯商業秘密及其責任。
第二,要豐富相關內容。在制定《商業秘密保護法》時,應充實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界定商業秘密的概念,明確界定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和構成條件,使其更加具體,便于操作。明確商業秘密與專有技術、技術秘密等相關概念的關系;規定保護外國企業為進入中國市場而向中國政府部門提交的有關醫療和家用化學產品的秘密數據;保密期限不再受《技術進口合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限制,而是與WTO《知識產權協定》的規定保持一致,即商業秘密的接受方在任何時候都負有商業秘密法所產生的保密義務;如果上述兩個方面得到充實,中國的商業保護法將與國際慣例接軌,從而促進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發展;規定商業秘密在網絡傳輸中的保護,以適應網絡環境帶來的新問題。網絡技術發展迅速。針對目前網絡傳播中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先進的立法比滯后的立法更能有效地保護商業秘密。
2.用經濟手段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在大企業往往更多,在中小企業可能更少。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也有一個分級管理的問題。重要的、有利可圖的商業秘密必須以高成本保護,次要的商業秘密可以酌情以低成本保護。
用經濟手段保護商業秘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面:(1)用經銷手段保護商業秘密。也就是說,對于接觸和使用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應該給予優厚的工資和獎金,如果可能的話,輔以必要的聘用合同,寫明一旦享受特殊津貼,就要承擔相應的保密義務。(2)長期勞動合同可以用來保護商業秘密。在人員流動更加普遍的今天,這種方法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長期勞動合同可以使關鍵崗位(接觸和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由于長期收入的預期而留在崗位上。如果輔以更優厚的工資和獎金,會更有效地增強企業重要員工保護商業秘密的責任感。(3)通過某種產權安排保護商業秘密。比如,允許商業秘密的發明人和接觸、掌握商業秘密的人擁有部分股份,成為企業的股東,使他們形成與企業密切相關的命運共同體。許多發達國家的企業就是這樣做的。在日本很多中小企業中,掌握和從事關鍵技術和工藝的員工往往是“基礎成員”(一般不被辭退、終身雇傭的員工)或企業股東。他們的目的是防止人才流失和商業秘密泄露。中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和南方的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這種嘗試。
在分配、長期勞動合同和產權安排之間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取決于企業的具體情況、商業秘密的存在形式和收益情況。一般來說,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進行產權安排,企業付出的成本較高。但從長遠來看,為了保護對企業至關重要的商業秘密,這樣做是值得的。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新技術企業沒有從產權安排的角度保護商業秘密,這是高新技術企業人員不斷跳槽,其技術訣竅和新產品被其他企業竊取和假冒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某種意義上,給技術發明人一定的股份,是市場經濟中按勞分配原則的體現。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企業中,由于技術比資本、勞動力等其他生產要素更重要,因此更需要精心做好一定的產權安排。事實上,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實踐證明,在高科技企業崛起之初,產權的安排往往決定了企業的命運。
3.運用行政管理手段保護商業秘密。
只有成功保護了商業秘密,才能不保證企業的繁榮,但如果不能有效保護商業秘密,企業就永遠不會繁榮。因此,企業應該把保護商業秘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是建立一個保護商業秘密的機構。考慮到商業秘密和國家秘密的級別不同,在保護要求、制度措施、防范措施、宣傳教育等方面是相似的。我們可以把它們納入統一管理,分別對待。現有機構管理國家秘密的,可以承擔管理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的雙重任務。但是,這樣做的前提是加強保密組織的力量。目前,其他地方的一些國企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值得我們借鑒。他們的主要做法是:(1)由一名企業領導負責保密委員會的全面工作;(2)增加保密委員會成員中行政業務處室領導的比例;(3)懂技術、懂業務的專職專業人員。
人員負責商業秘密的日常管理。二是建立企業內部相關的保密制度。國家保密部門已經頒布的一系列保守國家秘密的制度,是針對各種泄密渠道提出的保密行為規范,很多都適用于商業秘密的管理,可以根據商業秘密的不同特點,進行取舍、充實,制訂出一套符合商業秘密運動規律的管理制度。有了章法還要注意加強宣傳教育和檢查監督,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要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職工增強道德觀念、法制觀念、責任感、歸屬感,樹立保護商業秘密人人有責的思想,普遍提高保護商業秘密的自覺性。與此同時,將商業秘密的管理納入企業基礎管理體系,變經驗式管理為定量定性的目標管理。對內,明確各級領導應負擔的保密工作責任,劃出各業務系統商業秘密的具體內容,把商業秘密管理作為企業基礎管理的子項目列入考核體系,對泄密單位、責任者按規定予以處罰;對外,建立商業秘密受侵犯后的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商業秘密被侵犯后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與職工簽訂保密合同。在商業秘密訴訟中,權利人必須舉證證明:(1)被侵犯的信息是原告的商業秘密;(2)權利人已采取了合理的措施以保護其商業秘密(至于什么是合理措施,視具體情況而定);(3)侵權人侵犯了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雖然法律對商業秘密的概念作了明文規定,但只是概括性的,在具體實施中,某一信息是不是商業秘密,權利人、侵權人和法院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把技術、工藝訣竅和產品配方等認定為商業秘密,一般人還比較容易接受;而對于客戶名單、財務狀況等資料或者企業發展規劃等經營性信息的認定,卻心存疑慮。在這種情況下,權利人和侵權人誰能勝訴,主要取決于雙方所舉的證據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自己的主張,并且能夠被法院所接受,權利人舉證、勝訴就比較艱難。在權利人和侵權人簽有保密合同的前提下,由于合同已載明了商業秘密的名稱、范圍及其他條款,權利人在訴訟中僅憑合同本身就可證明:(1)被告一方明確知道特定信息是原告的商業秘密;(2)被告已承諾承擔相應的保密義務,包括不將秘密泄露給第三人,也不利用這些秘密與原告展開競爭;(3)被告業已知道,違反合同約定將給原告帶來損失,并預先同意自己在違約時賠償原告的損失。這將使原告在訴訟中的舉證變得相對容易,勝訴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
上述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的手段與方法,哪一個也不是包治百病的。法律手段有其漏洞,而且屬于事后的救濟;經濟手段使成本開支加大;道德手段則缺乏強制性;僅僅靠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則力度不夠。總之,企業家應當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運用各種手段,才能有效地保護本企業的商業秘密。
上一篇:商業秘密中的競業禁止規定
下一篇:中國商業秘密法律保護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