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臺前幕后的知識產權話題
2021-08-05 16:46:01
29年精彩不斷,29年在創新中前行。至今,幾乎還沒有任何一臺綜藝類電視節目像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央視春晚)這樣,既為億萬觀眾帶來輕松的笑聲,又大度包容和吸納各種意見和建議。央視春晚29載風雨之路,走過的是一段諸多文藝作品著作權保護漸趨完善的發展之路,也是一段充滿曲折的品牌塑造之路,更是不能省略的電視文藝節目知識產權成長之路。
著作權保護不斷增強
從1983年除夕開始,億萬電視觀眾已經習慣了每年此時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享受央視春晚這一精神“年夜飯”。而節目的創新,成為貫穿29年央視春晚的主線之一。1983年的歌曲《鄉戀》,1989年歌曲《歌聲與微笑》,1990年小品《相親》……一直到今年的歌曲《蘭亭序》、小品《同桌的你》,以及相聲、雜技、魔術、舞蹈等等膾炙人口、令人賞心悅目的眾多創新節目,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伴隨著文藝作品創作的繁榮,全社會的文藝作品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在日漸增強。央視春晚的小品《吃面條》,在2000年就因為著作權問題出現了法律糾紛。雖然這場糾紛不是針對央視春晚的,但這給央視春晚的組織者敲響了警鐘。“應該說,央視春晚對著作權問題越來越重視了。”央視版權處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央視春晚從原來的沒有著作權約定到開始分別按不同情況簽署著作權協議,再到今年春晚籌備時就要求所有導演、演員與劇組簽署著作權及保密協議,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逐年加大。
“非常抱歉!兔年春晚和往年完全不一樣,因為簽了著作權和保密協議,所以,有關春晚具體信息,我不能透露。”春節之前,記者向一位參與央視春晚的編劇詢問有關春晚的節目信息時,得到了婉言謝絕。這位編劇表示,加強對著作權的保護,也激發了演職人員的創作熱情。
“創新太重要了,不但作品形式上需要創新,內容上也得有新意,這些年我們上春晚的節目也是變著花樣地想創新。”央視春晚上《相親》、《不差錢》等小品的編劇、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崔凱,對春晚作品的創新和著作權保護話題有一番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在崔凱看來,良好的著作權保護對于春晚作品的創新起到了激勵作用,非常重要。
值得回味的是,2010年央視為征集春晚新作品而開辦的新欄目《我要上春晚》的網站首頁上,突出了報名的首要條件就是要簽署一份《版權協議》,其中包括要不構成對任何第三方著作權、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的侵犯;要求參選者提供必要的著作權權屬證明文件等條款。這表明了春晚組織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
每屆央視春晚籌備半年、預熱半年,吸引上億觀眾觀看,已然成為中國春節一個必不可少的文化符號。央視春晚的一位導演認為,隨著春晚著作權管理的逐漸規范,為優秀作品的創新打開了空間,才使得央視春晚每年都能給觀眾帶來更多新意和驚喜,使央視春晚能保持長久的生機和活力。
#p#分頁標題#e#
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
“從品牌角度看,‘春晚’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簡稱。它是伴隨著現代化傳媒的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并誕生在文藝百花園里的一個電視節目品牌。”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常務理事艾君向記者表示,春晚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啟動發展期的火爆,走過了20世紀90年代成長期的壯大,也迎來了21世紀成熟期的穩定。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央視春晚這個誕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電視綜合文藝節目形式,已經成為家喻戶曉、聞名海內外的春節知名品牌,也成為當今民眾追求和諧、進步、吉祥的民俗盛典。
“世界收視率最高的綜藝晚會,世界上播出時間最長的綜藝晚會,世界上演員最多的綜藝晚會。”這是央視春晚的策劃人之一秦新民所稱的央視春晚創下的世界綜藝晚會3項世界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央視春晚品牌的走紅,也讓不少個人和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商機。2005年,舞蹈《千手觀音》首次亮相央視春晚。隨即就有人去向有關部門注冊“千手觀音”商標,但遭到拒絕。其依據是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的規定,即在任何商品或服務上使用和申請注冊宗教或民間信仰的偶像、教派、經書、用語、儀式、習俗、常見的宗教活動場所等名稱,因容易產生不良的政治影響,均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注冊。
2006年,一女大學生試圖將“春晚”注冊為安全套商標,2007年有人也欲將趙本山小品《策劃》中“你太有才了”注冊為牛肉干商標……對于持續升溫的包括春晚在內的商標搶注風;2007年2月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發布《自然人辦理商標注冊申請注意事項》,針對個人商標炒作、惡意申請和非法轉讓的行為實行了限制性的規定。而在域名方面,小品《策劃》中的“白云飄飄”已經被搶注為域名;2009年央視春晚小品《不差錢》也遭到域名搶注。
“借名牌效應為己所用,實現商業目的,這就是‘傍名牌’現象。”一位律師表示,利用央視春晚已有的知名度推銷自己的產品,容易讓消費者在購買時產生一種聯想,從而使企業迅速、快捷地打開市場。但也存在弊端,比如有企業注冊了諧音“小沈洋”商標,小沈陽的演出火暴,“小沈洋”也會跟著好,否則“小沈洋” 的市場前景就很難說了。
記者從央視了解到,目前包括“春晚”在內的央視一些著名欄目只是在“演出”類等一兩個類別注冊了商標,而商標注冊按照國際分類總共有多達45個類別。一位商標界人士對此表示,國外的電視臺如果有特別火的欄目,會把欄目名稱在全部45個類別都注冊成商標。他認為,央視需加強跨類商標注冊方面的法律保護。
29年間,向全球直播的29臺晚會數百個節目,構成了央視春晚的文化品牌。記者2月9日在一家門戶網站上發現,僅僅過去不到一周時間,就有近13萬人主動參與該網站的專項調查投票,評選“最喜歡的2011央視春晚節目”。
央視春晚品牌的形成,主導了近年來我國大眾文化強勁傳播的電視時代,也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傳播媒介。艾君認為,沒有改革開放,沒有電視的普及發展,或許也就不存在被廣泛認可和引起關注的“春晚”品牌。